查看原文
其他

斯大林逝世70周年,想起一本他曾经“深恶痛绝”的书



今年是斯大林逝世70周年,想起一本他曾经“深恶痛绝”的书。

60年代,苏联主管意识形态一把手苏斯洛夫(按照斯大林的“指示”)反复说:“这本书,两三百年都休想出版!

本书在被“逮捕”抄没二十年后,拍摄为缩微胶卷偷运至瑞士出版,引起巨大轰动。

欧美书界誉其为:“20世纪最伟大的俄语经典”。

它是“当代的《战争与和平》”,写一个国家的大全景,没有人能写过托翁,本书作者格罗斯曼是例外。

从斯大林、赫鲁晓夫,到官僚体系的具体运作,一直到前线红军在漫天炮火当中的日夜生活,还有和平地带草原上的牧民和农夫……这个帝国的每一条神经线乃至它最最末梢的毛细血管,全都被格罗斯曼一根根挑选出来耐心检视。

与托翁不同,格氏写的是离我们更近的二战期间的战争与和平,更重要的是,他的笔下是荒谬的,托尔斯泰的“正能量”没有存在的机会。

同样是著名的持不同政见作家,今天的很多人却认为,格罗斯曼比写《古拉格群岛》的索尔仁尼琴,写得更加出色。

索尔仁尼琴等人,他们的感召力是来自他们都是体制外的人;而格罗斯曼的感召力,至少部分来自他对苏联社会各个层面(体制内外)都了如指掌。

作为一个曾经的体制内作家,他主动报名成为斯大林格勒前线的记者,“无情报道真情实况”著称,刊登他战地新闻报纸,总会被人一读再读,直到报纸已经变得破破烂烂再也读不下去。

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个揭露犹太人大屠杀、纳粹死亡集中营的人。

《生活与命运》是一个全景式鸟瞰神目,一整个时代的写照。



《生活与命运》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,而且也是一部史学宏篇。对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,没有比这本书更全面描写的了。这部书中的许多叙述,我们看后都会心有戚戚。比如下面这些小段落。

◎“哪里声称全善,哪里就会流血。不但是人,就连上帝也无法消除现实的恶。只有未被国家意识形态征用的语言才能讲到善的种子。”

◎“相对安全平静的后方,有时候竟比斯大林格勒战线上的最前锋还危险。因为他们要担心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,生怕犯错;他们要留意权力的走向,以免一不小心走上‘邪路’。

◎“在这个时期暴露出来的人类天性最惊人的一个特点就是顺从。有时候,前往行刑的地方要排很长的队,等待被杀的人就自动排队。千百万人住在巨大的集中营里,这些集中营不仅是他们自己建造的,而且自己看守着。“

◎“两个交战国家是相似的,至少在令自己人恐惧这一点上,原来正邪如此分明的战事,骨子里居然是两个相似体制之间的斗争。”

……

《耳语者》《娜塔莎之舞》作者费吉斯说:“《生活与命运》比我知道的任何一本书,更能让读者了解二战时期的苏联。但最重要的是,它迫使我们思考极权主义的本质(无论它在何地出现),以及人性善与恶之间更大的斗争。”

本书中文版出自著名俄苏文学翻译大家力冈之手。力冈先生(1926-1997)一生译过700万字的俄罗斯和苏联文学,其译本行文从容得体,读来欲罢不能。梁文道先生为新版作序。作为一部经典作品,《生活与命运》豆瓣评分高达9.3。长按下图,识别下方二维码,即可收藏。



▍延伸阅读

那些年,苏联人失去了什么?

沈志华“趁乱”拷贝的俄罗斯解密档案,解开了多少中苏之谜?

触动3亿人,写尽50年中国底层的命运变迁

1920,罗素在中国的失败

战争不是让你捐三个月工资,而是把你洗劫一空

周有光: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专家,而是启发完整人格

汉武帝控制欲强,乐于格式化全国人民大脑

一个普遍粗鄙的社会,必然缺乏同情心

多面秦晖:有趣、好玩儿、带些痴

为什么说中世纪是现代人亟需补上的一堂必修课?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